“人工智能+交通運輸”實施意見即將發布
發布時間:2025-09-26
在9月23日召開的2025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科技司綜合處處長邢凡勝在回答中國證券報記者提問時表示,面向“十五五”,交通運輸部正在深入推進“人工智能+交通運輸”行動,將把人工智能在交通運輸領域規模化創新應用作為主攻方向。交通運輸部將抓緊出臺《“人工智能+交通運輸”實施意見》,這個意見即將發布施行。
組織建設綜合交通運輸大模型
當前,交通運輸行業正在積極擁抱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產業。
邢凡勝表示,“十四五”以來,交通運輸部依托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加強智慧交通關鍵技術攻堅,組織開展了兩批次共50項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建設了國家綜合交通運輸信息平臺,交通運輸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面向“十五五”,交通運輸部將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抓緊出臺《“人工智能+交通運輸”實施意見》,這個意見即將發布施行;二是聯合行業和社會力量,組織建設綜合交通運輸大模型,加快普及智能體應用;三是采用“科技+工程”模式,圍繞大通道貨車自動駕駛、內河貨運船舶自主編隊航行、公路重大災害智能管控處置、公路自由流收費、高速磁浮系統等典型應用,推動實施一批創新工程;四是謀劃開展人工智能+交通運輸“十百千”創新行動,加大試點示范密度,廣泛凝聚創新合力。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我國將加快建設綜合交通運輸大模型。今年8月,交通運輸部指導成立了交通大模型創新與產業聯盟。聯盟已匯聚了50多家行業龍頭企業、人工智能頭部公司以及相關高校院所。
作為率先發起成立大模型聯盟的行業部門,交通運輸部將通過共用算力、共享數據、共訓模型,用好各類創新資源、建好綜合交通運輸大模型,持續拓展應用場景,創造開放、繁榮、可持續的交通大模型產業生態,支撐人工智能在交通運輸行業的規范化應用,引領發展壯大交通運輸新質生產力。
持續健全完善汽車技術標準體系
智能網聯汽車是汽車與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大數據等技術融合發展的關鍵載體,已成為全球汽車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郭守剛在發布會上表示,工信部高度重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著力推進技術攻關、標準研制、應用推廣,推動產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具體來看,產業規模快速提升。2025年1至7月,我國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L2級)的乘用車新車累計銷售775.99萬輛,滲透率達62.58%;5G和C-V2X裝配量超過300萬輛。
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我國已建立涵蓋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網聯云控等的完整產業鏈體系,人工智能大模型實現批量上車,感知設備、智能座艙、C-V2X技術等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標準體系持續完善。累計發布國家和行業標準88項,加快組合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系統、自動緊急制動系統等急需標準研制。
郭守剛介紹,下一步,工信部將抓緊編制新時期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支持車用人工智能、汽車操作系統、智能線控底盤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持續健全完善汽車技術標準體系,深入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扎實推動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